(1)有利于水稻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三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一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
(2)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
(3)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据试验,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最高苗产成蟹可达100-150千克。如放养蟹种,当年最高亩产可达150-200千克。生产上稻田养蟹,稻谷亩产400-700千克,成蟹亩产20-30千克。
由此可见,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的生产结构,可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郊区发展河蟹养殖,建设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的新诀窍,也是广大农村发展创汇农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