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大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稻田养蟹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是农业增效、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稻田养大蟹的主要因素,包括生长环境因素、种质因素、放养密度因素、饵料因素、人为因素等,并从测土配方施肥,采用环沟工程、大垄双行种稻等方面提出了稻田养大蟹的合理措施。
辽宁省盘锦市地处九河下梢,境内有大小21条河流通过,沟渠纵横坑塘星罗棋布,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盘锦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多年来,盘锦河蟹的养殖业经过“稻田养蟹”、“蟹田种稻”、“大养蟹”、“养大蟹”的阶段性发展。盘锦稻区比较适合河蟹的养殖,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田养蟹,已成为盘锦农业增效、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索有科学依据的稻蟹种养结合并重的“稻蟹共生模式”,提高稻田养大蟹的规格和比率,是加快稻田渔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制约养大蟹的主要原因
1.1 生长环境因素
能养出大蟹的环境,必须具备水体、水质、生长时间、光照和底栖生物五要素。实践中,同样规格的苗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的结果差异很大,盘锦境内目前养殖的河蟹98%是来自于人工繁育苗种,而逃逸到沟渠和自然水域的所谓野生河蟹,生成的规格是养殖规格的一倍以上。河蟹生长过程有两个不同阶段,一是从苗种入池到7月中旬的架子生成期,二是8月上旬的物候性成熟期。先期促蟹长大、后期强化育肥,这就是河蟹生长规律和环境条件所展现的不同。
1.1.1水源问题 稻田供水迟后,河蟹自然生长时间不足时养不大的主要因素。稻田蟹较水库、沟渠蟹从放养时间上至少要少一次脱壳。
1.1.2水体问题 稻田先期水层浅、水体小,抑制苗种摄食,苗种在初夏容易受到高温侵害。
1.1.3水质问题 水稻正常施肥后,水质氨氮值一般要超过安全值的10~20倍,抑制河蟹生长,使之长不大、质量差,“小老蟹”,“水脐蟹”就是施肥后造成的。
1.1.4光照问题 水稻拔节封垄后光照不足,水体自净能力、底栖生物繁殖量、ph值、溶解氧在同步下降,特别是溶解氧的缺乏,是中后期河蟹生长缓慢到伤损的最严重原因。
1.1.5生长时间问题 盘锦稻田蟹入池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9月至10月初捕获,生长时间较南方短两个月左右,脱壳次数少,导致增重少,规格小。
1.2 种质问题
苗种质量、苗种规格是养成规格、质量的前提。
1.2.1 种质质量 多年来,盘锦河蟹自繁自养,种群退化严重,河蟹亲体越来越小(扣蟹一般在240-300只/千克,而南方扣蟹在60-100只/千克),导致河蟹先天不足,规格偏小,品质较差。
1.2.2 苗种质量 近些年苗种有表面选择规范,而更重要的内在因素即河蟹的肥满度高与低,决定了其能否接续生长并长成大蟹。一般来说,蟹苗性腺呈浅黄、灰黄是接续生长的明显标志,而金黄的属近似性成熟(这样的扣蟹在养殖过程中,最多能脱1-2遍壳,就是所谓毛蟹的群体),而呈白色的是育肥不到,经过越冬营养消耗过量,消化系统萎缩呈不吃不喝状,环境稍有变化即会死掉,这也是养不大的重要原因。
1.2.3苗种规格问题 河蟹少量摄食温度在10℃左右,在具备相应水体的条件下,放养时间越早越好。由于供水时间滞后,先期一个养殖过程只有3-4次脱壳机会,每次脱壳后增重一倍推算,规格在160只/kg以内的扣蟹是养成100g/只以上河蟹的底线。
目前苗种培育一直以稻田自然条件为主,水体、水质、光照、饵料对扣蟹生长的影响不被重视,这也是长期以来只注重成蟹养大,忽视扣蟹规格、质量对成蟹养成影响的表现。扣蟹养殖规格小、质量差,前期长得快,后期不见长的症结除饵料外,更重要的是光照条件和水体水质。目前扣蟹大都在200只/kg以上,这样规格的苗种在北方养殖,很难养成大规格成蟹。而经过特殊培育的160只/kg以下的苗种,有相当一部分性腺近似成熟,次年养殖过程中,在1~2次脱壳后,就呈现出性成熟特征而停止生长,这也是多年来养成规格不见变化的关键因素。
1.3放养密度因素
河蟹生存生长环境在相应水体、水质的前提下,以自然繁衍的底栖生物、杂草、各种藻类作为生长元素的补充,是养成大蟹的重要方面。依据养殖环境底栖生物的繁衍能力和水体水质条件,确定相应的放养密度是养大蟹的又一重要环节。自养蟹以来有一个共性,也是苗种质量和环境的不适,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加之近几年苗种价格低的因素,稻田放苗一般在800~1000只/667㎡以上,以50%的回捕率,要想养出大蟹是不可能的。南方大闸蟹在那麽好的环境、多出近3个月的生长时间和投喂鱼虾,放养大都在400只/667㎡以内,相比之下差距太大。
1.4饵料问题
饵料好坏是在同样环境下河蟹生长快慢、质量的唯一标志,河蟹脱壳周期不是由时间决定的,而是饲料转化物质积累时间的长短决定的。目前市场上大宗料,尽管标明粗蛋白很高,但多数是不能吸收的替代蛋白。河蟹每脱一次壳就面临一次死亡,河蟹脱壳未遂而死是影响养成规格、产量最大的问题。一般发生在快速增长的二、三次脱壳期,不遂的关键就在于新膜生成不好,与旧壳不能分离。形成蟹肥脱壳难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钙元素缺乏,新生成时间过长而不完整,二是在正常脱壳期遇到环境突变,在推迟脱壳期间形成粘连,三是在新膜生成过程中环境变化,新膜接续发育受阻,所摄食营养在脂肪上快速积累。
1.5人为因素
以上所谈的抑制养殖大规格成蟹的诸多方面,一个因素里涵盖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想在下一环节弥补很难做到,认真做好下一环节的准备,是减少失误的人为因素。再好的苗种、饵料,只有在好的水体环境中才能得到体现,养蟹水体主要指标一是氨氮、二是ph值、三是溶解氧,溶解氧是生命元素,ph值是晴雨表,氨氮是隐形杀手。
2 稻田养大蟹的对策探讨
创建稻蟹共生环境,在“稻田养蟹”、“蟹田种稻”、“大养蟹”和“养大蟹”的多年发展中,河蟹养成规格、质量和水稻产量上始终没有创新突破,表现在稻田河蟹养成规格小、水稻产量相对高;养成规格大、水稻产量相对低。而同样规格苗种在稻田、沟渠、稻田与沼泽钱坑相通的不同环境中,养成规格差异很大,足以说明好的环境是满足稻蟹生长、取得双赢的必要条件。
2.1测土配置一次性肥
施足水稻全程所需肥力是保持水稻不减产的先决条件,河蟹在先期快速生长期间有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是养成规格成蟹的关键因素。实践中,河蟹从苗体入池到7月中旬高温前的快速生长期,要完成一个养成过程中四次脱壳中的3次,之后再好的环境也只有一次脱壳机遇;W=m*2n 其中W为河蟹体重,m为蟹苗初始重量,n为累计脱壳次数,比如扣蟹投放前体重为80头,即500/80=6.25g,河蟹脱完四次壳最后获得的平均体重为6.25*24 =100g。常规中,养蟹稻田因水稻在先期频繁施肥,氨氮严重超标,抑制河蟹摄食生长并引发水肿甚至死亡,或河蟹因长时间困在浑浊度高的暂养池中,延长脱壳周期。以活性生态肥一次性旋耕前施入45kg/667㎡、分蘖期补少量氨肥5kg/667㎡(分两次)的平衡施肥,水稻得以平稳生长,抑制了无效分蘖过多造成肥力流失,保持水稻灌浆期有足量肥力,增加千粒重1.0~1.5g是增产的重要因素,实践中稻田水体氨氮始终在0.3mg/L以内,河蟹较常规施肥提早一个月放入宽松环境中,至少能赢得多脱一次壳的机会。
2.2适当的环沟工程
针对多年来田间工程大、占地多影响水稻产量造成种养户不认可的现状,在经过认真总结分析对比发现,以0.6米开口、0.4米深,适合满足河蟹生长环沟,以6670㎡为一个养殖单位,同样起到先期水层浅,防止初夏高温侵害和后期光照作用。
2.3 调整环沟位置
为避免河蟹在坝边浅水区打洞,把环沟位置内移0.6米以外,使河蟹始终在有水的环境中;因缺氧而常进常出,避开懒蟹的生成。旋耕后插秧前清除环沟淤泥平放在0.6米宽的马道上,实施倍插水稻,弥补工程占地减少穴数,靠边际优势增产效果明显。
2.4 短期暂养,不用除草封闭药
不使用除草封闭药,可促进水稻发扎新根。4月20日苗种入暂养池,5月20日土地平整旋耕,23日苗种移出暂养池,整个养殖过程除穴中大草人工拔除外,小嫩草杂草都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收割时看不到任何杂草存在。
2.5 大垄双行种植水稻
针对常规稻田养蟹的多播种密植水稻,拔节封垄中后期田面无光照条件,河蟹生长缓慢的现状,用种2.25kg稀播育状秧,改常规30cm垄为20cm-40cm-20cm排序插秧,实现到9月上旬大垄间还有透射到田面的光照空间,在环沟边向内1.0m的大垄间加插一行水稻与沟外0.6m马道的密插弥补占地工程减少穴数,达到一穴不缺。
2.6 河蟹管理
饵料是河蟹养成规格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优质的30个粗蛋白合成料、杂鱼定点定时不定量一直喂到最后一次脱壳结束,再改用鲜谷物足量扩展投喂完成育肥到位。水质调节病害防治,使用一次性肥基本解决水体氨氮高的矛盾。如果一次性降雨量过大,多日阴雨天,ph值低,河蟹离水上岸,特别在水稻封垄调节困难期间,以生石灰潮解成粉砂状撒入,水体消毒结合换水用点滴方式,效果很好。
2.7 水稻种植管理
实施一次性旋耕前施肥,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需肥力足量到位的同时,为河蟹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以烟碱剂防虫害,蟹除草和人工拔除大草,保证蟹田稻的安全无害残留。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扩展边际范围及边际优势是水稻增产的主要环节,大垄间透光性增强,为河蟹中后期正常生长创造必要条件。